盛夏相约再出发!2500名大学生奔赴各地结伴儿童过暑假

近日,全国妇联等16部门印发部署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的通知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积极响应,推进实施“守护童年·牵手共成长”2025暑假关爱服务儿童活动。
目前,项目联动全国高校、妇联组织、社会组织招募的2500名大学生志愿者化身“爱心行囊”派送员回到各自家乡或社会活动实践地,为当地留守、困境儿童送去多元活动体验,陪伴他们度过欢乐充实安全的假期。
陪伴成长,安全护航过暑假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志愿者团队来到河北保定顺平县导务小学为结伴儿童科普消防安全知识。拔销、对准、按压,大学生按步骤讲解并演示了灭火器的使用步骤,孩子们学得认真,并在指导下轮流体验。通过讲解互动,小朋友们知道了火灾报警要讲清地址,也懂了消防器材的重要性。
在安徽池州青阳县等地,大学生志愿者结合生动案例、图片和视频,向孩子们讲解溺水的危险及预防方法,孩子们认真聆听,积极回答问题,进一步强化对防溺水重要性的认知。“危险的事情我不做”主题授课中,志愿者们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危险行为,如玩火、触摸插座等,教导孩子们如何识别危险并保护自己。孩子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危险行为和应对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染扇拾趣,指尖晕染夏日彩
在安徽安庆山湖社区、晶海社区等地,大学生志愿者借助“爱心行囊”中的漆扇套装组织了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水盆中,黄色颜料阳光明媚,紫色颜料浓郁厚重,为这场创意之旅铺就了斑斓底色。大学生志愿者俯身示范:“把扇子边轻轻放进颜料里,想让哪种颜色重一些,就多浸一会儿哦。”小朋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专注凝视着志愿者的每一个动作,眼中满是跃跃欲试。轮到自己动手时,他们小心翼翼拿起空白扇子开启创作,原本素净的白扇,在一双双巧手下焕发光彩。活动让小朋友们在动手中感受色彩魅力,更在欢声笑语中培养了审美与创造力,为暑期添上亮丽一笔。
巧手绘鸢,画笔勾勒童心梦
在四川凉山越西县、河北保定易县、河北邢台威县等地,风筝涂色活动备受小朋友们的青睐。
大学生志愿者为结伴儿童分发了项目准备的印有卡通形象底图的空白风筝和各色俱全的颜料,小朋友们拿起画笔,沾染颜料,迫不及待大显身手。
尽管风筝的底图是同样的卡通形象,但在孩子们的妙笔配色和奇思妙想下绽放出多样风采。涂色完成后,小朋友们纷纷举起风筝相互欣赏,凑在一起交流创作理念,满眼笑意尽是对自己作品的肯定和对伙伴创意的赞许。
实验筑奇,动手体验趣味多
在重庆酉阳县麻旺镇第二小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志愿者团队与结伴儿童共同开展“趣味物理实验课堂”。在“电动明轮船”实验中,聆听大学生志愿者关于明轮船历史与原理的讲解后,孩子们跃跃欲试、争相上手组装,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小船”成功启航,孩子们的脸上满是兴奋。
在河北保定顺平县四联办小学,“人造卫星”“全息投影”等实验也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大学生志愿者耐心引导孩子们动手操作,鼓励他们观察现象、提出疑问,孩子们拿着自己亲手完成的作品喜笑颜开。“大学生将复杂的物理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小游戏,这堂精彩的实验课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孩子们在玩中学,比书本上的知识更生动。”活动现场,学校老师欣慰地说。
图绘世界,融情家乡话梦想
在山西忻州神池县,大学生志愿者将项目配置的绘画本、彩笔等绘画材料赠予结伴儿童,并耐心示范构图技巧。绘画环节,孩子们或独自构思,有的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家乡的绿水青山,有的将自己的梦想——“成为家乡的建设者”“让家乡更美丽”——写在画纸角落。绘画完毕,孩子们纷纷展示作品,骄傲的讲述自己画中的那些与“家乡”和“梦想”有关的故事。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志愿者团队来到贵州铜仁敖寨乡,陪伴儿童用五彩画笔描绘奇思妙想,度过了一段充满创意与温情的时光。
尽展活力,趣味运动齐欢乐
盛夏的午后,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的趣味运动会热闹开展。来自保定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化身“教练”,耐心示范跳绳技巧、篮球运球方法,结伴儿童认真模仿,不时举手提问,现场互动频繁。
在山西运城绛县,大学生志愿者与结伴儿童开展短跑趣味赛。“冲呀!”随着一声令下,小朋友与志愿者尽情奔跑。“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我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愿小朋友能够如风一样,自由自在、健康快乐成长!”大学生志愿者李同学表示。
来源: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