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聚力微光>>案例展示>>文化领域公益事业

基层文艺院团借力国家艺术基金实现高质量发展

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书记、院长  任晓坪
2025年04月14日14:39    
小字号

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的前身是济南市话剧团,始建于1950年,1984年开始从事儿童戏剧的创作和演出,是山东省唯一的专业儿童剧院团。40年来,我们始终秉承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初心,先后创作了近百部儿童剧和话剧,共获得“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等40多项国家级奖项,演出足迹遍及全国200多个城市,累计演出万余场,观众逾千万,并远赴十几个国家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剧院被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作为扎根齐鲁大地的基层文艺院团,济南儿艺紧抓国家艺术基金这一历史机遇,将其作为深度挖掘创作潜能、匠心打造精品剧目、全面拓宽演出市场、显著提升社会效益的重要支撑。在基金实施的11年里,济南儿艺共获得资助项目12个,立项总额达894万元,涵盖舞台艺术创作、传播交流推广、青年艺术创作人才三大类别,立项数量居山东省文艺院团首位。

以基金为帆 破浪前行

把准基金导向 与国家战略同频

共振艺术创作需要灵感与逻辑,精准洞察主旨导向,以符合选题、符合实际、符合规律的方式呈现,是基层文艺院团成功迈出的第一步。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方向,始终紧扣时代脉搏。我们以“深研政策、精准选题”为突破口,将创作选题与国家重大战略同频共振,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儿童剧《飞越母亲河》即是源于我们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度解读。创作前期,多次组织团队深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采风,挖掘黄河文化中的儿童视角,最终形成一场以跨越母亲河为载体的成长故事。这一选题不仅契合国家艺术基金对重大题材的扶持导向,更以艺术化的表达回应了时代命题。该剧成功立项后,也作为济南市舞台艺术创作重点扶持项目,入选山东省委宣传部“齐鲁文艺高峰计划”。2024年11月28日首演后,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四轮共22场演出,今年4月再次开启第五轮30余场的演出。

202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儿童剧《风吹麦香·秧歌少年》创意源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子秧歌”,通过讲述2000多年历史的“鼓子秧歌”的绵延传承,为孩子们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古老艺术形式以新的时代内涵。

以匠心为本 精耕细作

夯实创作基础 以专业态度赢得信任

文艺创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国家艺术基金不仅关注作品的创意高度,更注重作品的可行性与成熟度。济南儿艺坚持“作品先行”原则,在申报项目前,确保每部作品皆已完成剧本打磨、主创组建、舞美设计、经费预算等全流程筹备环节,为每部作品注入可信赖的艺术品质。

儿童剧《我的麦哲伦海峡》作为2014年度首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先后荣获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话剧金狮奖、上海白玉兰奖等诸多奖项。入选国家艺术基金10年来,没有因岁月而褪色,反而历久弥新,常演常新,不仅应邀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还赴全国各地演出600余场。去年赴上海一个多月时间,演出63场;9月,作为唯一一部儿童剧赴新疆参加援疆省市精品舞台剧目展演活动。该剧于今年又再次入选了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将赴云、贵、川、渝进行巡演,以剧场和校园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们。

2020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童年》,用作品开拓市场,以市场锤炼精品,不断加工修改提升,该剧作为山东省唯一剧目入选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并荣获“剧目创新奖”。

以使命为舵 行稳致远

狠抓精细实施 实现效益最大化

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不是终点,而是更高标准的起点。让文艺的生命力不断地触动人心、融入社会,国家艺术基金以专业扶持助力院团孵化精品,院团则以优秀作品奉献人民,我们始终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视为撬动作品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杠杆”。

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情系新疆万里行”优秀剧目巡演,历时34天,兵分两路,携5台剧目,足迹遍及天山南北20多个地区、市县及建设兵团,行程两万多公里,完成演出96场,惠及10万边疆各族少年儿童,创下了在新疆演出时间最长、行程最远、场次最多、覆盖最广的纪录。《戴星星的孩子》巡演,走进井冈山、遵义、延安、沂蒙四大革命老区,完成演出70场,两个项目实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小型剧(节)目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创新融合剧《老鼠嫁女》,立项三年来,完成演出近百场,实现收入近百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并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优秀申报方案汇编》(2024年度);沉浸式互动儿童剧《蹦跶元宝和咕呱》也得到了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以《文化消费“爆款”调研:沉浸式演出能否“破圈”》为标题对该剧进行了报道。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生命力在于社会价值的延展。在百舸争流的时代,唯有将扶持转化为自我造血的能力,才能让文艺之树常青。我们所有立项的舞台艺术创作项目,都成为了济南市舞台艺术创作重点扶持项目,并得到济南市财政按照不低于基金资助数额的配套资金。这种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让文艺作品不再是孤立的创作成果,而成为整个文艺生态奔腾不息的生动底色。

国家艺术基金像强劲东风,助力基层院团扬帆远航。济南儿艺用十余年的探索之路力证,基层院团只要精准把握时代脉搏、苦练内功提升实力、善用政策整合资源,必能打破创作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济南儿艺将继续以匠心铸精品、以责任传文脉,让每一部作品都成为时代的回响,让舞台映照更多孩子的梦想。希望全国文艺界同仁携手共进、共创精品,让中国文艺的舞台更加璀璨!

来源:国家艺术基金

(责编:罗昕、吴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