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文藝院團借力國家藝術基金實現高質量發展

濟南市兒童藝術劇院的前身是濟南市話劇團,始建於1950年,1984年開始從事兒童戲劇的創作和演出,是山東省唯一的專業兒童劇院團。40年來,我們始終秉承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初心,先后創作了近百部兒童劇和話劇,共獲得“文華獎”、“五個一工程”獎、“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全國優秀保留劇目大獎”等40多項國家級獎項,演出足跡遍及全國200多個城市,累計演出萬余場,觀眾逾千萬,並遠赴十幾個國家進行對外文化交流。劇院被授予“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稱號。
作為扎根齊魯大地的基層文藝院團,濟南兒藝緊抓國家藝術基金這一歷史機遇,將其作為深度挖掘創作潛能、匠心打造精品劇目、全面拓寬演出市場、顯著提升社會效益的重要支撐。在基金實施的11年裡,濟南兒藝共獲得資助項目12個,立項總額達894萬元,涵蓋舞台藝術創作、傳播交流推廣、青年藝術創作人才三大類別,立項數量居山東省文藝院團首位。
以基金為帆 破浪前行
把准基金導向 與國家戰略同頻
共振藝術創作需要靈感與邏輯,精准洞察主旨導向,以符合選題、符合實際、符合規律的方式呈現,是基層文藝院團成功邁出的第一步。國家藝術基金的資助方向,始終緊扣時代脈搏。我們以“深研政策、精准選題”為突破口,將創作選題與國家重大戰略同頻共振,在激烈的競爭中搶佔先機。
2024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資助項目——兒童劇《飛越母親河》即是源於我們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深度解讀。創作前期,多次組織團隊深入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和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採風,挖掘黃河文化中的兒童視角,最終形成一場以跨越母親河為載體的成長故事。這一選題不僅契合國家藝術基金對重大題材的扶持導向,更以藝術化的表達回應了時代命題。該劇成功立項后,也作為濟南市舞台藝術創作重點扶持項目,入選山東省委宣傳部“齊魯文藝高峰計劃”。2024年11月28日首演后,一個多月時間,完成了四輪共22場演出,今年4月再次開啟第五輪30余場的演出。
2025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資助項目——兒童劇《風吹麥香·秧歌少年》創意源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子秧歌”,通過講述2000多年歷史的“鼓子秧歌”的綿延傳承,為孩子們種下文化自信的種子,繼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予古老藝術形式以新的時代內涵。
以匠心為本 精耕細作
夯實創作基礎 以專業態度贏得信任
文藝創作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國家藝術基金不僅關注作品的創意高度,更注重作品的可行性與成熟度。濟南兒藝堅持“作品先行”原則,在申報項目前,確保每部作品皆已完成劇本打磨、主創組建、舞美設計、經費預算等全流程籌備環節,為每部作品注入可信賴的藝術品質。
兒童劇《我的麥哲倫海峽》作為2014年度首批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先后榮獲全國兒童劇優秀劇目展演優秀劇目獎、山東省“文藝精品工程”優秀作品獎、話劇金獅獎、上海白玉蘭獎等諸多獎項。入選國家藝術基金10年來,沒有因歲月而褪色,反而歷久彌新,常演常新,不僅應邀在國家大劇院演出,還赴全國各地演出600余場。去年赴上海一個多月時間,演出63場﹔9月,作為唯一一部兒童劇赴新疆參加援疆省市精品舞台劇目展演活動。該劇於今年又再次入選了2025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將赴雲、貴、川、渝進行巡演,以劇場和校園相結合的方式,重點服務少數民族地區的孩子們。
2020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資助項目——《童年》,用作品開拓市場,以市場錘煉精品,不斷加工修改提升,該劇作為山東省唯一劇目入選了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並榮獲“劇目創新獎”。
以使命為舵 行穩致遠
狠抓精細實施 實現效益最大化
國家藝術基金的支持不是終點,而是更高標准的起點。讓文藝的生命力不斷地觸動人心、融入社會,國家藝術基金以專業扶持助力院團孵化精品,院團則以優秀作品奉獻人民,我們始終將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視為撬動作品社會效益最大化的“杠杆”。
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情系新疆萬裡行”優秀劇目巡演,歷時34天,兵分兩路,攜5台劇目,足跡遍及天山南北20多個地區、市縣及建設兵團,行程兩萬多公裡,完成演出96場,惠及10萬邊疆各族少年兒童,創下了在新疆演出時間最長、行程最遠、場次最多、覆蓋最廣的紀錄。《戴星星的孩子》巡演,走進井岡山、遵義、延安、沂蒙四大革命老區,完成演出70場,兩個項目實現了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小型劇(節)目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創新融合劇《老鼠嫁女》,立項三年來,完成演出近百場,實現收入近百萬,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並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優秀申報方案匯編》(2024年度)﹔沉浸式互動兒童劇《蹦跶元寶和咕呱》也得到了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以《文化消費“爆款”調研:沉浸式演出能否“破圈”》為標題對該劇進行了報道。
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的生命力在於社會價值的延展。在百舸爭流的時代,唯有將扶持轉化為自我造血的能力,才能讓文藝之樹常青。我們所有立項的舞台藝術創作項目,都成為了濟南市舞台藝術創作重點扶持項目,並得到濟南市財政按照不低於基金資助數額的配套資金。這種雙向賦能的良性循環,讓文藝作品不再是孤立的創作成果,而成為整個文藝生態奔騰不息的生動底色。
國家藝術基金像強勁東風,助力基層院團揚帆遠航。濟南兒藝用十余年的探索之路力証,基層院團只要精准把握時代脈搏、苦練內功提升實力、善用政策整合資源,必能打破創作瓶頸,實現高質量發展。未來,濟南兒藝將繼續以匠心鑄精品、以責任傳文脈,讓每一部作品都成為時代的回響,讓舞台映照更多孩子的夢想。希望全國文藝界同仁攜手共進、共創精品,讓中國文藝的舞台更加璀璨!
來源:國家藝術基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