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公益金:智慧養老托起幸福“夕陽紅”

“以前總是忘記吃藥,現在機器人每天准時提醒我,還會陪我聊天,感覺生活沒那麼孤單了。”家住蕪湖市鳩江區的陳奶奶今年78歲,獨居的她曾是社區重點關注的“空巢老人”。
如今,依托彩票公益金支持的智慧養老項目,她的生活發生了奇妙的變化——家中安裝了緊急呼叫設備,每天還能享受送餐上門和健康監測服務。“這日子,越過越有盼頭!”陳奶奶笑著說道。
家門口的“養老管家”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60歲及以上人口為1285萬人,佔全省常住總人口的21%。傳統養老模式難以滿足多元化需求,如何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智慧養老的創新實踐給出了答案。
從智能機器人到智慧養老平台,科技的力量正在改變著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智慧機器人已成為許多老年人生活中的“貼心伙伴”。這些機器人不僅能夠提供情感陪伴,還能進行健康監測、智能提醒等功能,幫助老年人按時服藥、喝水、吃飯等,它們集情感陪伴、健康管理、安全防護於一體,成為許多獨居老人的“新家人”。
“叮——”隨著一聲提示音,蕪湖援通智能化養老服務中心的屏幕上跳出一條求助信息。工作人員迅速響應,派單給最近的護工。15分鐘后,護工王阿姨帶著工具包趕到劉奶奶家,為她測量血壓、打掃房間。“一鍵呼叫,服務上門,真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劉奶奶的兒子感激地說。
作為全國“敬老文明號”單位,蕪湖援通依托彩票公益金支持,搭建起覆蓋全省的智慧養老平台。老人隻需按下紅鍵(緊急求救)或綠鍵(生活求助),即可聯通24小時在線的服務中心。平台整合了家政、醫療、送餐等200余家服務商,年均處理呼叫超50萬次,真正實現“有呼必應、有需必達”。
從“養老”到“享老”
智慧養老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彩票公益金的持續支持。2023年,財政部、民政部下達安徽省2023年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4039萬元,用於支持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這筆資金主要用於建設家庭養老床位和開展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惠及了數千名老年人。截至2024年3月底,馬鞍山市完成20.9萬名老年人能力評估,建成動態信息庫。
蕪湖市鳩江區和園長者照護中心是智慧養老的又一創新實踐。該中心集智慧養老、老年人中短期托養、康復理療、老年食堂等多功能於一體,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的養老服務。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中心實現了服務流程數字化、管理精細化。例如,睡眠呼吸檢測器可預警呼吸暫停風險,智能門磁保障夜間安全,空氣淨化器則讓房間常年清新。“這裡就像個‘養老綜合體’,既能住得舒心,又能交到朋友。”
據了解,安徽省每年籌集的彩票公益金都重點用於地方民生項目,智慧養老是重點投向之一。除中央專項資金外,省財政還進行了配套投入,支持各地探索“互聯網+養老”模式。從智能機器人到智慧養老平台,從家庭養老床位到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智慧養老正在逐步實現從“養老”到“享老”的轉變。
彩票公益金是“及時雨”,更是“長效藥”,在彩票公益金的托舉下,安徽正以科技之智、人文之情,為“銀發族”描繪一幅“老有頤養”的幸福圖景。
來源:大皖新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