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銀發先鋒”志願者團隊——
貢獻“銀發力量” 服務社會需求
“銀發先鋒”志願者團隊舉辦“大手拉小手”手工體驗活動。劉紅 攝
一大早,年過八旬的“銀發先鋒”志願者團隊成員、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退休主持人陳鐸就來到中央國家機關老年大學資源共享平台直播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幾個月時間,他已經為中央國家機關老年大學資源共享平台義務錄制了109節理論學習微視頻課程。“不覺得辛苦,很有成就感!”看著自己播講的課程能為70余個部門和單位的上萬名觀眾服務,陳鐸難掩激動。
貢獻“銀發力量”,服務社會需求。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銀發先鋒”志願者服務活動開展5年來,200多位離退休干部相繼加入志願者團隊,參與開展各類公益活動超過百場,用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
“能夠選擇是一種幸福,自己選擇是一種成長。”去年3月5日,在學雷鋒紀念日當天,“銀發先鋒”志願者團隊成員、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退休主持人敬一丹,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聲講堂”品牌行動主講老師,走進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用個人經歷講述了如何勇敢逐夢、不斷成長。
“‘銀發先鋒’志願者服務活動搭建了一個讓我們可以與學生、年輕同行交流的平台。”敬一丹說,“這是一個雙向獲得的過程,聆聽者獲得了知識經驗,我們也感受到了蓬勃朝氣、實現了自我價值。”
近年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搭建“國聲講堂”“軍地共建”“大手拉小手”等3個志願服務平台,推動銀發志願者深入機關、社區、學校、軍營等開展各類公益活動100多場,受益人群累計超過50萬人次。
2024年“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在武警某支隊,一場30對新人參加的官兵集體婚禮成了很多人難忘的經歷。婚禮主持人正是來自“銀發先鋒”志願者團隊的專業人士。
用好“軍地共建”志願服務平台,“銀發先鋒”志願者按照“官兵點菜我做菜”的模式,發揮專業特長,開展多種多樣的“送知識、送文藝、送祝福”活動,用實際行動落實雙擁工作。
“老有所為,樂在其中,讓晚霞照出美好的景色。”參加了多次活動的志願者林少文說,“我要用好志願服務平台,把這些年積累的專業知識、工作生活經驗傳播出去,幫助和服務更多人。”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近年來,隨著多形式多渠道公益活動的開展,“銀發先鋒”志願者團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越來越多的組織和個人加入志願服務中。
在“大手拉小手”公益活動感召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老年手工協會、器樂協會的銀發志願者們,為新疆和田、四川喜德等偏遠地區的兒童編織愛心毛衣、捐款捐物,為新疆阿克陶縣紅柳中學的師生開設線上音樂課……
“很多離退休干部看到活動信息后主動聯系我們,想要加入團隊。也有一些地方和高校主動聯系我們,邀請志願者團隊過去。我們的公益活動日程表安排得越來越滿。”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離退休干部局文體處處長梁興旺說。
退休主持人義務參加鄉村戲曲節演出,老編輯在國家博物館擔任義務講解員,有書畫專長的離退休干部為抗美援朝老戰士義務畫像……“銀發先鋒”志願者力量不斷壯大,公益活動多點開花。
“離退休干部群體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很多專業知識,是一座豐富的寶藏。總台依托高素質離退休干部群體資源,積極推進‘銀發人才庫’建設,吸納更多政治素質過硬、身體狀況良好、有奉獻精神的專業‘銀發人才’匯聚到‘銀發先鋒’志願者團隊中。”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離退休干部局副局長邊傳久說,“下一步,我們將更好地發揮優勢,凝聚更多老年志願者,努力在社會生活各個舞台發光發熱、展現桑榆擔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