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農旅加速融合 地方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人民網北京12月31日電 鄉村振興是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共同富裕的關鍵,而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
日前,喀喇沁旗迎來鄉村振興的新機遇——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項目在此落地。這一年,喀喇沁旗圍繞“一帶三心多點”的布局,積極探索鄉村發展新路徑,致力於將產業、文化與旅游有機融合,推動鄉村建設邁向新台階。
走進赤峰宏福現代農業產業園,施工場景熱火朝天。當前,溫室建設工程進展順利,數字平台也已安裝完畢。赤峰宏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軍介紹:“有了中央彩票公益金的支持,我們擴建5萬平米智能聯動溫室,預計能產1250噸左右的農產品,還能解決當地60多人的就業問題,讓農民工人均年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這不僅壯大了企業,也給鄉親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這一項目是喀喇沁旗利用公益金推動鄉村發展的一個例子。除了產業建設,人才培養也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河南街道利用公益金,積極組織各類專業技術培訓和送技下鄉活動,2024年累計培訓高素質農民達100人次。河南街道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李志偉說:“培訓中,大家積極性很高,認真學習知識和技能,還會對比找差距,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通過培訓,農民們收獲很大,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幫助大家提升能力,推動鄉村發展。”
從產業到人才,喀喇沁旗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喀喇沁旗農牧局農牧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房曉旭介紹:“今年5月,我旗的農文旅融合發展鄉村振興項目通過評審,獲得5000萬元補助資金,當年已到位4000萬元,主要用於赤峰宏福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多個項目和人才培訓。項目建成后,園區面積將擴大到25萬平方米。接下來,我們會繼續用好公益金,以番茄產業為基礎,結合紅色文化和休閑旅游,推動農業升級、旅游發展和農民增收,把喀喇沁旗打造成鄉村振興的樣板,讓公益金真正助力鄉村發展,為老百姓創造更多福祉。”
另有專家表示,鄉村振興不存在千篇一律的模板,各地要下功夫深挖本土特色,探尋適配本地的振興路徑。在這一過程中,緊扣產業發展與人才培養等關鍵環節持續精准施策,才可為鄉村長遠發展夯實地基、注入底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