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聚力微光>>案例展示>>兒童權益保護公益事業

以愛之名 逐光而行——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守護童年˙牽手共成長”2024年暑假關愛服務兒童活動貴州團隊側記

2024年12月06日21:18    
小字號

“做自己的光不需要太亮,誰說要逆著風才算飛翔。”悠悠總溪之畔,巍巍烏蒙山下,本該安靜的校園裡傳來孩子們清脆的歌聲,為炎炎夏日掃去疲憊。在大學生志願者的帶領下,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維新鎮第二小學的孩子們正坐在小樹林裡的石墩上,排練著合唱曲目。

“孩子們都很聰明,一教就會,這才兩天就唱得像模像樣了。”站在一旁觀望的萬陽陽頗有幾分欣慰的語氣。對於湖北商貿大學大一新生萬陽陽而言,這個暑假最正確的決定就是來貴州開展結伴活動。

2024年暑假,一群素不相識的貴州籍大學生因一個名為“守護童年˙牽手共成長”寒暑假關愛服務兒童活動(簡稱“守護童年”活動)的公益項目結緣,共同奔赴畢節市納雍縣維新鎮,為當地兒童送去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配備的愛心禮物,帶去關愛和問候。

貴州省納雍縣維新鎮第二小學的孩子們收到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愛心禮物。

為了給孩子們一個特別的暑期,除語數外等常規課程外,志願者們結合自身專業和興趣特長還開設了諸如繪畫、趣味科學、趣味歷史、心理健康、手工課、音樂鑒賞等特色課程,利用愛心禮物中的畫筆套裝和提前准備好的橡皮泥、卡紙等,與當地兒童一起繪畫、做手工。

貴州省納雍縣維新鎮第二小學的學生戴著自己制作的臉譜面具。

科學課上,志願者給孩子們演示簡易的科學實驗,解釋了光合作用的原理,展示了水的三種形態﹔手工課上,孩子們發揮想象力將手中的材料做成各式各樣的面具,有紅臉的關公,也有威風的悟空。對於偏遠地區的孩子們而言,這些新鮮的課程體驗就像一道道調味劑豐富了這個夏天。

貴州省納雍縣維新鎮第二小學的學生們制作的手工作品。

平視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力量

“大家好,我叫萬陽陽,你們可以叫我陽哥。”萬陽陽頂著一頭自然蓬鬆的短發,皮膚是健康的小麥色,聲音低沉渾厚,能代替鈴聲將散落在操場上的孩子們喚回教室。在武漢讀書的他一直念叨著家鄉的好,在得知能有回家鄉開展兒童關愛服務活動的機會后,便毫不猶豫地報了名,還拉上了高中同學鐘厚銘一起。兩位男生在高中時便擔任班裡的正副班長,配合起來默契十足,在結伴隊伍中則負責隊內的后勤和策劃工作。

操場上,萬陽陽給貴州省納雍縣維新鎮第二小學的學生們示范打羽毛球。

萬陽陽愛看歷史趣事,尤其是朱元璋的故事,說起來頭頭是道。但面對低年級的小學生時,他犯了難。“怎麼給他們解釋朱元璋這個人呢,孩子們會感興趣嗎?”懷揣著忐忑的心,前一晚他備課到深夜,聯想到校園裡的孔子像,最終他決定從孔子講起,講孩子們更熟悉的人物。

“教學是一個互動反饋的過程,不能隻顧著輸出。要從孩子們的視角出發,講他們能聽得懂的內容。”從學生們的反響來看,萬陽陽很慶幸及時調整了課件內容。

維新二小的孩子們中,不少人的父母外出打工,小孩則交由家裡的老人或親戚看護。曾經有過留守經歷的鐘厚銘深有感觸。“對留守兒童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憐憫,而是平等的對待和理解。”鐘厚銘常常這樣說,並身體力行。體育課上指導學生跳繩時,他會特意蹲下,與孩子保持平視,調整對方握繩的姿勢。

鐘厚銘給貴州省納雍縣維新鎮第二小學的學生們上手工課。

在一眾學生中,二年級的小宣(化名)引起了他的注意。炎炎夏日裡,小宣總愛穿著一件印有“中國”二字的藍色背心,帶來的午飯是他自己清晨六點起床准備的。父母在外務工,孩子由爺爺奶奶輪流接送。小宣會將自己燒的飯菜大方分享給同桌,將手工課上自己做的“王冠”主動展示給記者,偶爾也會流露出敏感懂事的一面,在和媽媽視頻中,情不自禁地訴說想念。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配備的愛心禮物裡,小宣最喜歡裡面的風箏,他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給風箏填滿色彩,然后拉著小伙伴一起去操場上放風箏,在奔跑中感受自由與快樂。他喜歡這群青春洋溢的哥哥姐姐們,在他們的課堂上,沒有沉悶的說教。“每一個老師都喜歡,他們要能一直給我們上課就好了。”

孩子們在操場上玩耍。

 “這些孩子很乖,課堂上回答問題也很積極。”鐘厚銘感慨地說,“孩子們的世界很純粹,沒有那麼多復雜的標簽。看到他們就像看到曾經的自己,我是他們的老師,同時他們也是我的老師,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隨著一聲清脆的哨響,雙方球員蓄勢待發,球被高高拋起,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拋物線。在距離維新鎮3小時車程外的盤州市沙陀小學,一場激烈的籃球賽正在火熱比拼中。這裡是報名參加“守護童年”活動的另一支大學生團隊的結伴地點。

團隊宣傳組的魏宏芳,手持相機,眼神專注,定格下賽場上一幕幕精彩的瞬間。此前魏宏芳曾到往黔東南州凱裡市,為當地初中生開展支教課,有些教學經驗,但此次來到貴州,面對一群年齡更小、更需呵護的小學生,她深感責任重大。

貴州省盤州市沙陀小學的學生們在籃球場上打籃球。

從課程到活動,從課上到課下,從學習到生活,孩子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志願者的心。放學后,志願者們還要在各自的班級群裡一一解答家長的問題。“孩子們的純真無邪,讓每一次的付出都顯得格外有意義。”魏宏芳感慨道,雖然操心的事情多了,但每當聽到“魏老師”這聲親切的呼喚時,她的心中便涌動著難以言喻的滿足。

而另一邊,馬鳳先的故事則帶著一份篤定與堅持。在書法老師悉心教導下成長的布依族女孩馬鳳先,懷揣著成為一名教師的崇高理想,從報考長春師范學校歷史專業,到積極參與支教活動,每一步都走得堅定而執著。對她而言,這次結伴活動不僅是靠近夢想的機會,更是回饋家鄉、助力貴州發展的實際行動。“與志同道合者同行,我更加堅信,教育的光芒能夠照亮更多偏遠地區的未來。”馬鳳先的話語中透露出堅定與期待。

大學生志願者馬鳳先和學生小曦(化名)合影。

在數學課堂上,馬鳳先以她特有的溫柔與耐心,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尤其是小曦(化名),這位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經常拿著問題來請教,讓馬鳳先多給她布置些數學題,眼裡閃著崇拜的光。這一刻,馬鳳先在小曦眼中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影子,“原來我也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光。”

在日復一日的朗朗書聲中,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裡,14天的結伴活動很快接近尾聲。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感激與不舍:維新鎮的學生們給志願者送來了親手折疊的“愛心”與“蝴蝶”,盤州的孩子們特意摘了家裡的桃子,捕撈河裡的小龍蝦作為送別禮物,小宣拉住鐘厚銘的衣角小聲說著“你們可不可以不走”,小曦后來陸陸續續給馬鳳先送了很多畫……

孩子們的天真和熱情感染著志願者,師范專業的劉榮梅表示這次經歷后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教育夢想,用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行程暫別,溫暖繼續。愛與夢想的種子已悄然生根發芽,等待著未來的某一天,綻放出最燦爛的花朵。

據了解,“守護童年”活動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於2019年發起實施。今年暑假,項目招募了來自全國339所高校的1500名大學生,分赴安徽、貴州、吉林、雲南等全國23個省(區、市),攜帶統一配置的“愛心行囊”回到各自家鄉或社會活動實踐地點,為9000余名留守、困境兒童送去知識和關愛。

來源: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責編:崔麗華、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