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聚力微光>>公益動態

微微舉手勞 暖暖世間愛(暖聞熱評)

張向陽
2024年08月16日05:5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物】買桃子的一家人

【故事】最近,一則視頻在網絡上廣為流傳。為了讓在小區門口賣桃的大爺早點收攤回家,一家三口在互不知情的情況下,先后買了大爺的桃子。先是爸爸和兒子各拎回家2箱桃,媽媽到家時,更是因為下雨,把大爺的桃子全部“包圓”了。有網友稱:憑一家之力讓賣桃大爺提前“下班”。這件小事溫暖了不少人的心。

【點評】

下雨天歸家心切是人之常情。回家途中,看到依然在外冒雨擺攤的人,能夠將心比心、推己及人,這樣的熱心友善難能可貴。

對於這一家人來說,與人為善,是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自覺。從一家三口的不約而同裡,我們也看到了潛移默化的家風傳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言傳身教,用行動做了榜樣,孩子才能自覺踐行。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千家萬戶都行善向善,我們的社會才能同心同德、充滿正能量。

生活中,這樣暖心的故事並不罕見。不久前,一名00后小伙在街頭看到老人跌倒,陪護救助,得到全網點贊﹔兩名乘坐網約車返校的大二學生,發覺司機身體不適,雖然已下車,還是返回救助,有網友留言:“好司機碰上好乘客,互幫互助有溫情。”微光成炬,細流成河。正是這些發生在身邊的故事,傳遞著溫暖人心的力量,增進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接。

一段時間以來,受連續降雨影響,我國多地發生汛情。風雨中一個個逆行的身影,讓無數人欽佩。我們歌頌危難之際的挺身而出、關鍵時刻的勇往直前,也毫不吝惜對生活中凡人善舉的贊賞。脆弱時得到的一句問候、彷徨時聽到的一聲鼓勵、無助時伸來的一雙手、跌倒時獲得的一次攙扶、淋雨時收到的一把傘……發乎本心的選擇,力所能及的行動,看似是舉手之勞,或許正是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的關鍵。

與人為善三春暖,互幫互助四時和。仁愛友善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人們往往行色匆匆、擦肩而過,但是陌生並不代表冷漠。此前,有年輕人倡導“出門在外互助父母計劃”,對於不可避免的父母單獨出門的情況,他們在網絡自發約定,在街上遇到單獨出行的老人需要幫助時,積極搭把手。截至今年7月,相關平台上與“互助父母”相關的話題累計閱讀量超1億,點贊數近500萬。有不少網友主動作為,外出時將“叔叔阿姨需要幫忙找我”的挂飾挂在背包顯眼位置。互信互助,讓陌生人成為熱心人,社會就將更美好。

見賢思齊,相沿成俗。放眼各地,不少村庄成立“鄰裡幫幫團”,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常態化開展幫扶活動,村裡崇德向善的氛圍日益濃厚﹔在智慧助老、陽光助殘、應急救援等不同領域,志願者越來越多。正是持之以恆的堅持產生了“乘數效應”,帶動更多人加入志願者隊伍。

呵護善舉、傳遞善心,讓更多平凡之善被看見、被記住、被稱贊,帶動更多人存善心、行善舉,我們的社會就能充盈向上向善的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16日 05 版)

(責編:崔麗華、趙丹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