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聚力微光>>公益動態

扮靚鄉村需“兩全”(縱橫)

朱浙萍
2024年06月26日11: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聽不見雞叫,還是農村嗎?”近日,據報道,一些地方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存在走偏現象。比如對蔬果種植、畜禽養殖等問題採取“一刀切”禁止的簡單做法,引發討論。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承載著廣大農民提升鄉村風貌的深切期待。好的農村人居環境,應該生活舒適、宜居宜業,是村子裡有小橋、流水、人家,門口有綠樹、池塘、荷花,房前屋后有蔬菜、瓜果、雞鴨。近年來,各地在人居環境整治上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同時也要看到,一些片面追求環境整潔的做法脫離實際,容易導致形式主義、表面文章,不僅影響整治效果,也影響農民的獲得感。

現代化的人居環境與田園牧歌式的農村生活,實際上並不矛盾。浙江在這方面積累了許多好的經驗做法。

比如,在浙江鄉村成為網紅打卡地的“一米菜園”,農戶利用自家房前屋后、村裡零星空地,打造出一方方精致美觀、創意十足的菜園。這些菜園不僅有利於實現整村環境提升,滿足了農民種菜需求,還帶動了當地文旅產業的發展,可謂有顏值、有價值、有產值。衢州還將“一米菜園”創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納入全市鄉村全面振興考核體系。

再如,溫州永嘉縣不少山區鄉村,為了解決散養雞鴨帶來的臟亂問題,村鎮干部廣泛聽取村民意見后,因地制宜,在附近的山林集中建起圈養區。雞鴨住上挂著“農家珍品”等特色木牌的“山間小院”,成為城裡人求購的“香餑餑”,村庄環境整潔度也大幅提升。

這些實踐,為我們提供了有益啟示。人居環境整治,必須立足農村實際、緊貼農民需求,不搞大包大攬,而是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充分尊重農民意願,讓他們有更多獲得感。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鄉村從來不缺少創新和創造,鼓勵廣大農民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因地制宜探索適合當地實際的發展路徑,鄉村全面振興各項工作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編自《浙江日報》,原題為《扮靚鄉村,“兩全”計遠勝“一刀切”》)

(責編:崔麗華、趙丹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