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聚力微光>>公益動態

一根陪跑繩帶來的啟示(人民時評)

易舒冉
2024年06月25日10:4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推動助殘志願服務邁向更高水平,體現了社會文明進步的要求,放大了人與人之間溫情的力量

  

盲人可以享受奔跑的快樂嗎?不久前,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幾名盲人在志願者協助下,迎著朝陽奔跑,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一根30厘米長的陪跑繩,一端緊握在志願者手中,一端牽引著盲人,兩人一起擺臂、一起邁步,從生疏到默契,從慢走到快跑。全盲跑者何亞君說,助跑志願者讓他感受到了風從耳邊掠過的幸福,堅定了融入社會生活的信心。

幫助盲人跑步十分不易。每一名志願者都需要經過專業培訓,在反復的蒙眼跑訓練中,體會、理解視障人士的奔跑感受。志願者必須全神貫注,隨時留心周圍情況,對任何一點微小變化作出提醒。擁有專業知識並真情付出的志願者們,成為視障人士感受跑步快樂的有力援手。

扶殘助殘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助殘志願者達188.8萬人,受助殘疾人2776萬人次。與此同時,助殘志願服務日趨專業化、多樣化。在江蘇南京,由特殊教育專任教師、在校大學生、相關學者組成的志願者團隊走進兒童康復機構,為孤獨症兒童提供個性化閱讀幫助﹔在廣東廣州,“志願在康園”助殘志願服務計劃的志願者經過專業培訓,重點幫助智力殘疾人掌握生活技能……近年來,助殘志願服務從相對簡單的探訪活動和家政服務,轉變為針對殘疾人的不同需求開展專業化幫扶,進一步改善了殘疾人生活品質,也給他們提供了精神慰藉,營造了更加包容的社會環境。

服務領域越來越廣泛,參與人群越來越龐大,對助殘志願服務的運行提出了新挑戰。更好滿足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應立足長遠,統籌協調殘疾人需求和志願服務資源,進一步提升助殘志願服務規范化、專業化水平。

推動助殘志願服務提質增效,要抓住人才這個“源頭活水”。一方面,應積極動員各方面優秀人才特別是掌握相關技能的人才,成為助殘志願者,開發契合殘疾人特點的助殘課程和教材,提升志願者培訓水平。比如,湖南定期舉辦全省助殘志願者骨干培訓班,開設“志願服務與社會治理”“志願服務的專業化和持續發展”等課程,提升了助殘志願服務組織和個人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要加強助殘志願者注冊管理,規范認証管理,形成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

殘疾人的需求特殊且多樣,志願者各有所長,要進一步強化信息共享,提升助殘志願服務的供需匹配度。例如,上海將“雲助殘服務平台”小程序納入一站式線上助殘服務大廳“陽光申辦”,志願者與殘疾人可以進行“點對點”對接,殘疾人出行、就醫、法律咨詢等個性化需求都能得到及時響應。未來,加快建立和完善相關平台,進一步推動區域乃至全國助殘志願服務的數據共享、資源整合、協同聯動,就能把更專業的志願服務送到更多殘疾人身邊。

推動助殘志願服務邁向更高水平,體現了社會文明進步的要求,放大了人與人之間溫情的力量。繼續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大對助殘志願服務的支持和保障力度,激勵更多有專業素養和奉獻精神的志願者加入這項事業,必能讓殘疾人更順暢、便利地共享美好生活。

(責編:董若凡、趙丹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