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專業技能提供暖心服務
——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側記

有扶手的床頭、可遙控的窗帘、帶圓角的家具……這不是養老機構,而是養老護理員的賽場。這裡從裝飾品到智慧化輔具都對養老機構進行了高度還原,隻為讓選手感受到最真實的場景。
5月29日至31日,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決賽在江蘇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307名選手就養老護理員、遺體火化師、公墓管理員、假肢裝配工、矯形器裝配工等5個賽項展開角逐。
本次大賽由民政部首次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舉辦,是民政領域規格最高、賽項最多、參與人數最廣、影響最大的國家級一類賽事。
決賽的每個賽項均以國家職業技能標准為依據,從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兩個方面進行考核。在操作技能比賽中,來自新疆克拉瑪依的養老護理員孫翠遇到了一位退休教師,她的任務是帶著老人做健肺操。
“一開始,老人並不配合。了解到是因為她認為做操沒有效果后,我便有針對性地與她溝通,告訴她‘這可以緩解您最近的咳嗽’,鼓勵她試一下。”已有9年從業經歷的孫翠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將之運用在比賽中。
如今,養老服務已不是簡單的喂飯、聊天,護理員還要針對老人的情況和需求進行照護,並提供心理支持。其中既要有專業的訓練,也要有理念的學習和經驗的積累。
在養老護理員賽項賽道對面的是假肢裝配工賽項賽道,吉林隊的教練趙明星正等待吉林選手出場。經過前期測量取型、修型等步驟,選手正依次進行假肢的組裝對線工作。
“對線就是要調整假肢的接受腔、關節、腳板的相對位置,”趙明星一邊看一邊向記者講解著這一環節的專業性,“如果關節靠后,雖然穩定性好,但是運動性不足,關鍵是要找到與模特最匹配的位置。”
5月31日上午,本次比賽的優勝選手名單最終出爐,共有25名選手獲得一等獎,他們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核准后可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100名選手將按規定晉升職業技能等級。
湖北隊的譚巍冉獲得公墓管理員賽項的二等獎。她認為,通過參加比賽,自己獲得了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也學習到更多創新做法,對行業的發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鼓勵我繼續在這個行業做下去。”譚巍冉說。
“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有年輕力量不斷注入,這樣才能持續有效地發展。”江蘇隊的教練倪燕曾在2021年的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上獲得一等獎。如今,行業不斷涌現的年輕人已從她手中接過接力棒。
同樣來自江蘇的孫璇獲得了本次大賽養老護理員賽項的一等獎,年紀輕輕的她入行僅有三年。
在孫璇看來,這不只是一場比賽,更是一次同行間的學習交流。“我們都沒把對方當作競爭對手,而是一起討論如何做得更好。”孫璇說。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大賽的成功舉辦,對於加強民政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必將激勵廣大民政技能勞動者深耕精研、敬業篤行,堅定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必將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熱愛民政、奉獻民政,為保障民生、服務社會貢獻自己的才華和智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