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聚力微光>>公益展示>>文化領域公益事業

金中都城遺址公園打造“北京建都之始的全景博物館”

林瑤
2024年05月14日08: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總面積15.02公頃(225.3畝)的金中都城遺址公園將打造“北京建都之始的全景博物館”,目前已整體完工7.52公頃(112.8畝)並正式開放,年底前對外開放面積將達到10公頃(150畝)。

記者今天從北京市豐台區園林綠化局獲悉,金中都城遺址的挖掘為復原金中都結構布局和城市面貌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資料,金中都城遺址公園的建設則為飛速發展的麗澤金融商務區賦予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為打造國內首個園林式金融商務區導入了硬核實力。

金中都城遺址公園將打造“北京建都之始的全景博物館”。原梓峰攝

“北京建都之始的全景博物館”初具規模

“北京市內現存有關金中都的遺址遺跡有4處,3處位於豐台,分別是金中都水關遺址、金中都城遺跡及蓮花池。其中金中都城地表僅存三處殘牆,分別位於豐台區盧溝橋鄉的鳳凰嘴村、萬泉寺村、高樓村,蜿蜒分布在麗澤金融商務區范圍內。”豐台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高明亮介紹,此次對外開放的金中都城遺址公園坐落在金中都城遺址帶上,以L形貫穿麗澤金融商務區核心區,公園內現存金中都西城牆遺跡一處、南城牆遺跡兩處,未來將打造歷史、文化、生態多元一體的“北京建都之始的全景博物館”。

豐台區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金中都城遺址公園以“千年對話、古今交融”為設計理念,定位為“記錄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偉大復興的文化公園”“麗澤金融商務區的前花園與會客廳”,強調歷史文化與新時代國際金融商務區的緊密聯系,建成后將成為麗澤金融商務區的文化助推器以及古今文明的文脈連通器。

如何保護與展示金代城牆遺跡?如何再現“L”形城牆的空間連續性?如何將歷史輝煌與當代城市生活融合?在金中都城遺址公園規劃建設之初,豐台區就提出了將金中都城遺跡本體保護納入麗澤金融商務區規劃建設,結合城牆遺址“L”形走勢位置設置帶狀綠化、建設遺址公園,與未來發展有機結合的保護利用建議。

公園融入文化元素,便於來往游客了解金中都歷史。原梓峰攝

據悉,金中都城遺址公園自西北向東南布局,形成寬約60米、長約2300米的L形公園。帶狀場地分為遺址保護帶、商務休閑帶和自然綠化帶三部分,分別採取折線、留白和曲線形式,對應城市、歷史和自然主題。

歷史文化與新時代國際金融商務區交織碰撞

豐台區園林綠化局綠化辦負責人石犇帶記者沿著金中都城遺址公園3號地塊一路向南,可以清晰直觀地看到,兩側近路為自然生態帶,以楓類、椴類、欒樹、銀杏為主,結合地形起伏打造自然流動的綠色生態慢行空間﹔而靠近建筑物一側則為商務休閑帶,增加一些休閑設施、城市家具,打造“商務會客廳”,方便商務人士和周邊居民室外休閑。

3號地塊位於麗澤平安金融中心A座西側,地處公園整體“L”形的一豎中,依據金中都麗澤門的歷史資料,設置對稱式環境景觀,結合開放空間,植入城門形制的建筑元素和文化主題,展現筑城勞作技藝。

走進公園之中,中央綠地作為城牆遺址帶被抬高0.45米,一尺多高的圍牆被設計成夯土色,形成金中都城牆的意象。初夏時節,公園內月季花、大濱菊開得正盛,結合微地形景觀,形成綠意盎然的彈性空間,在麗澤金融商務區上班的人們三三兩兩徜徉其中,有的手捧咖啡聊天,有的則帶著筆記本處理工作。

沿著公園來到位於審計署東側的6號地塊,這裡是“L”形公園的拐角處,正好也是金中都城牆拐角處。在這裡通過模擬城牆遺址抽象景觀方式,在地面設置轉角地雕塑,站定此處,向北是高樓村遺址,延續城牆文脈,向東則保留著一段約200平方米的鳳凰嘴城牆遺跡,傳承著歷史記憶。

經典文化“熱”起來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

古垣賦新詩,未來金中都城遺址公園將打造成沉浸式的考古景觀帶、參與式的城市新地標、開放式的城市博物館,實現千年對話、古今交融。公園融入文化元素,從北至南分為河、門、城、坊、藝五個區域,從都城的河城體系、中原文化延續、城牆夯筑技術、裡坊街巷特色、戲曲文字工藝等方面,通過園林景觀、建筑小品、空間設計等現代景觀語言對金代歷史文化進行再現和闡釋。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丁利娜介紹,金中都城是在遼南京城的基礎上擴建的,豐台區正好位於金中都新擴建部分,因此在豐台挖掘出的金中都遺跡是原汁原味的金代建筑,這對於研究金代街巷、裡坊的布局有著重要意義。此外,豐台區也是找到金中都城門可能性最大的區域,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金中都考古挖掘工作在豐台落地。

作為國內首個“園林式金融商務區”,麗澤金融商務區規劃綠地面積約2800畝,區域內生態慢行步道長達34公裡。金中都文化挖掘與麗澤金融商務區建設的深度融合,無疑為該區域宜居宜業的生態注入了更多信心。豐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豐台區將繼續深度挖掘金中都文化,用現代語言翻譯,做好區域歷史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更加豐富多彩的形式走進現代生活,讓那些積澱著歷史煙雲、凝結著先賢智慧的經典文化“熱”起來,讓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